编者按: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火炬代代相传。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我们以“感动校园人物”为镜,照见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坐标——他们或是身披戎装淬炼忠诚,以军营底色浇筑成长路基;或是执笔代码破译未来,用数字智慧点亮理想征途。这些闪耀的星火,既是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的时代诠释,更是对“强国有我”誓言的生动实践。让我们透过这些青春叙事,解码奋斗基因,聆听理想拔节的声音,共同见证属于他们的奋斗时刻。
马媛媛,女,回族,中共预备党员, 2022年9月入学,现就读于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23-2024学年获国家奖学金。

平凡起点 不凡征程
在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室里,总有一个身影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她不是天才,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将平凡化为耀眼;她并非生来强大,却以代码为笔,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出奋斗的华章。她是马媛媛,一名普通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却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榜样力量”——从班级中游到综测第一,从竞赛“小白”到省级冠军,从普通学生到中共预备党员,她的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
信仰为灯 初心如磐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是马媛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3年3月,她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从此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融入血脉。党校培训中,她认真记录每一页笔记;主题党日里,她主动承担志愿服务;成为预备党员后,她更是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次班级活动中,有同学因家庭困难情绪低落,她默默陪伴、耐心开导,还主动联系辅导员申请帮扶。她说:“党员不仅是称号,更是责任。”信仰的种子,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化为躬身力行的担当。
勤耕不辍 勇攀高峰
大一时,马媛媛的成绩并不拔尖,但她坚信“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每天清晨,她带着笔记本走进空荡的教室;深夜,实训室的灯光下仍能见到她调试代码的身影。为了备战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她啃完了厚厚的专业书和辅导资料。队友回忆:“赛前一周,她身体不舒服却还在坚持改代码,我们都劝她休息,她却说‘程序不跑通,我睡不着’。”这份执着终得回报——2023年,她一举斩获安徽省机器人大赛程序设计赛道一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赛项双项冠军。领奖台上,她笑得腼腆:“代码没有捷径,只有一遍遍调试;人生亦是如此。”从班级中游到综测第一,从“三等奖学金”到“国家奖学金”,她用行动证明: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躬身服务 青春闪光
作为班级学习委员,马媛媛是同学眼中的“贴心管家”。她自创“学习台账”,记录每个人的作业进度,谁晚交、谁卡壳,她总是第一时间上门“支援”。室友回忆:“我系统框架开发总是学不好,她每天抽时间给我改代码并讲解每段代码的含义,硬是帮我从‘学渣’逆袭到及格。”
在技能大赛团队中,她是公认的“定海神针”。一次应用软件系统开发比赛时,团队遭遇系统部署问题,两名队员急得团团转。马媛媛一边安抚队友,一边不断排查,最终在比赛快结束时及时修复漏洞。赛后,队友感慨:“有她在,再难的坎儿都能迈过去!”从收发作业到带队夺冠,她以低姿态做事,用高情怀服务,让青春在奉献中熠熠生辉。
向阳而生 温暖如光
生活中的马媛媛,是同学口中的“小太阳”。宿舍里,她主动承担打扫卫生的任务;寒冬里,她悄悄为感冒的室友熬姜汤;特殊时期,她组织线上自习室,带动全班打卡学习。有人问她:“你自己这么忙,何必管别人?”她答得朴实:“能帮一点是一点,大家好了,我才开心。”她的温暖不止于此。2023年暑假,她主动加入“编程公益课堂”,手把手教孩子们用代码画出星星,笑着说:“看,你们的未来就像这片星空,无限广阔!”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她用善意与热忱,将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

步履不停 追光而行
“马媛媛的成长,是‘天道酬勤’的最好注解。”辅导员老师如此评价。在教师眼中,她是“行走的榜样”——专业课上提问最多的是她,实训室最后一个离开的是她,主动帮后进生补课的也是她。辅导员经老师感慨:“她总说‘我还不够好’,但正是这份谦逊,让她不断超越自我。”
站在新的起点,马媛媛依然忙碌。从皖南小城走出的女孩,正以代码为翼,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翱翔。她的故事,未完待续;榜样的力量,生生不息。(撰稿:胡佩佩;一审:胡佩佩;二审:马大峰;三审: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