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17日,2025年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赴太湖县大龙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夕,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出征仪式。

“研”字当头:辨音识语兴文化 推普育人促发展
8月12日,“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一行走进凤形组、张河组和灯上组,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服务队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与村民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普通话在家庭交流、子女教育及乡村生活中的使用现状,认真听取村民对推广普通话、传承优良乡风的文化需求与实践建议。调研达到了师生真实掌握乡村语言生态,为推普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提供基本依据的基本目标。

“学”以致用:乡音传语润童心 推普筑梦赋新能
8月13日,“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在太湖县大龙村组织开展“童声同语”推普公益课堂。志愿者们以普通话教学为载体,将语言训练与文化培育相融合,为乡村儿童带来一堂寓教于乐的语言文化课。课堂围绕“趣味推普·德润童心”主线,设置多种教学环节。在“击鼓传花”游戏中孩子们勇敢开口、自信表达;拼音教学帮助夯实发音基础;《小星星》儿歌配以手势舞,增强语言节奏感与学习趣味性;《孔融让梨》《八百标兵》等经典故事和绕口令,则让孩子们在普通话练习中深入理解“谦让”“孝悌”等传统美德内涵。活动实现了语言教育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为培育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德”润乡风:孝亲故事传家风 推普聚力筑文明
8月14日,“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在大龙村组织开展“家风润兴”我家好故事分享会。活动紧密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普通话讲述为主线,推动语言应用与道德建设深度融合。分享会上,学生志愿者操全同学绘声绘色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家风佳话,学生志愿者孙韬则以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何为永不言弃的军旅精神。退休乡村教师张老师以“感恩”为主题,分享介绍了自己数十载执教和孝亲传承的感人故事,以切实行动积极推广普通话,亲手辅导乡邻标准发音。电工詹师傅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一则本村儿媳数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婆婆的温情故事,这一事迹生动展现了淳朴家风中的孝道之美与责任担当。活动以普通话为纽带,融语言推广于道德叙事,让孝老爱亲、诚实感恩的价值理念通过真实故事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厚文化底蕴和道德力量。

“文”化乡风:新剧传俭润民心 推普助俗焕新颜
8月15日上午,“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在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开展“语润新风促和谐,移风易俗入人心”主题推广活动。活动现场,志愿服务队自编自演移风易俗情景剧《咱家的“新老”故事》引发强烈共鸣。该剧以“寿宴风波”“病房真心话”“小院新风潮”三幕剧情为线索,生动描绘了一个传统家庭如何从注重排场、形式转变为崇尚节俭、珍视真情的历程。剧中“陈爷爷”一句“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朴素台词,道出移风易俗的本质追求,赢得全场掌声。表演将政策宣传融入百姓日常话语,以通俗剧情传递文明理念,用标准普通话讲述身边故事,切实推动俭约新风等理念深入人心,彰显语言与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双重效能。

“声”传家风:乡音诵训育新风 推普兴乡润民心
8月15日上午,“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在大龙村组织开展了“最美乡音暖人心,优良家风代代传”普通话朗诵活动。七位村中长辈登台,以标准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诵家风主题文章,传递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传统家训,言语真挚,触动人心。长辈们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了家风作为代代相传的道德准则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传承家风、助力家乡发展的深切期盼。活动现场洋溢着庄重而温馨的氛围,多位村民坦言,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学说普通话不仅关乎沟通能力的提升,更是接纳新知、弘扬优良家风的桥梁与纽带。活动将普通话推广与家风建设有机结合,借助“最美乡音”增强文化认同与乡村凝聚力,展现了语言与文明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深层价值。

“商”通新途:直播赋能兴产业 普言惠农促发展
8月15日下午,“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在大龙村电商服务站开展“直播助力促振兴,电商助农拓新路”专题培训活动。活动聚焦农产品销售难题,将普通话推广与数字技能深度融合,通过“模拟直播+实操指导”的方式,为村民提供实用电商培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培训现场,志愿者首先进行示范直播,一人化身主播,以标准普通话娓娓道来,细述大龙村菜籽油的古法精髓与独特风味;另一人则负责后台演示,详尽剖析商品上架、优惠策略及客户互动等关键环节。在志愿者指导下,村民们分组开展实操训练,从撰写脚本、镜头调试到现场推广,全程使用普通话演练,真正实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更探索出“推普+电商”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为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法”入乡间:普语讲典润民心 法治筑基助振兴
8月16日下午,“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于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第二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开展“法润新农村,典亮振兴路”普法宣传活动。指导教师周丹萍围绕赡养、婚姻、继承、土地承包等村民关切的问题,以七个真实案例展开讲解,涵盖老人赡养、彩礼纠纷、债务偿还、遗赠扶养等典型农村法律情境。讲解语言通俗易懂,表达规范流畅,有效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现场设置的咨询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村民踊跃参与,在实用法律学习中同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活动创新“普法+推普”双推进模式,以普通话为纽带,增强法治宣传实效,真正让法治理念“声”入人心,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8月17日,团队召开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大会。会议指出,为期一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中,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深入太湖县大龙村,以“以普育乡风,以言促振兴”为主线,开展了语言调研、童心推普、家风分享、移风易俗情景剧、电商培训、乡音朗诵、普法宣传等七大维度活动,显著增强了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为培育文明乡风提供了助力,并有效拓宽了乡村的发展路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受到了太湖县城西乡人民政府、共青团城西乡委员会、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的高度肯定,并发来热情洋溢的表扬信,激励着全体师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撰稿:金孙磊 一审:金孙磊 二审:周丹萍 三审:葛成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