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院带领新疆班同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者:曾媛媛 发布时间:2025-11-13 浏览次数:

    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感悟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11月12日下午,德法教研室全体老师及部分新疆班学生一同前往安徽名人馆与安徽创新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活动。

    漫步名人馆,感悟家国情怀与民族融合

    实践教学的第一站是安徽名人馆。步入馆内,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在教研室主任韦静的悉心引导和生动讲解下,师生们沿着历史的脉络,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区。从铁面无私、清正廉明的包拯,到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淮军将领;从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的先驱,到为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的科学巨匠……一位位从安徽这片热土上走出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韦静在讲解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名人与国家命运、民族发展的紧密联系。她指出,无论是古代先贤坚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还是近现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亦或是科技工作者秉持的“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理想信念,都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是凝聚所有中华儿女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先辈们所展现的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崇高精神,正是今天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历史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

    新疆班的同学们听得格外专注,时而驻足凝视展品,时而低声交流感想。大家纷纷表示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奋斗目标。

    探访创新馆,领略科技力量与共同奋斗

    带着从历史中汲取的智慧与力量,师生们来到了充满现代气息与未来感的安徽创新馆。这里集中展示了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从量子信息、核聚变、人工智能到高端装备制造,一件件模型、一项项演示、一组组数据,无不彰显着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与“国之重器”的硬核实力。

    韦静结合展品,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相关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她引导同学们思考,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需要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知行合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未来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通过实地探访和沉浸式体验,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可感、可知、可悟。这次富有意义的实践之旅,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更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种子。它生动地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养分,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方向,更需要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收获颇丰,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升,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撰稿:曾媛媛 一审:曾媛媛 二审:吕涛 三审:葛成飞 )